原標題:
自然資源部:大運河核心監控區國土空間管控紅線劃定
記者昨天(5日)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目前,大運河沿線8個省市國土空間管控政策已全部制定完成,為大運河核心監控區劃定了國土空間管控紅線,以高質量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大運河全長2700多公里,從北到南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市。8省市結合各地實際明確了管控分區以及不同分區的用途管控規定、空間形態與景觀風貌管控、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管控等要求,有序開發利用沿線空間,全面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傳統歷史風貌。
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依法依規劃定核心監控區內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遺產區和緩沖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范圍根據依法批準的相關保護規劃確定并實施管控。文化遺產保護區內禁止不符合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要求的項目建設。
在保護生態空間方面,生態保護區內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占用和改變用地性質,鼓勵按照規劃開展維護、修復和提升生態功能的活動。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
大運河核心監控區:嚴控開發規模和強度
在著重保護文化遺產和生態空間的同時,8省市還明確在大運河核心監控區控制開發規模和強度,從嚴控制非農建設活動。
8省市明確實行國土空間準入正、負面清單管理,控制開發規模和強度,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比如相關省市提出落實空間形態和風貌管控的具體要求,控制城市景觀視線走廊,遵循濱水梯度原則,前低后高,漸次升高。
此外,在穩定農業空間方面,從嚴控制非農建設活動,嚴禁擅自占用基本農田挖湖造景;鼓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活動,提高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發展高效農業;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 保護。
關鍵詞: 自然資源部 大運河 國土空間 管控紅線 自然生態環境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