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縣域“新”貌丨新疆輪臺以“繡花”功夫守護生態之美
央廣網輪臺6月20日消息(記者 李昊軒)“我們都是生態搬遷的受益者!”近日,新疆輪臺縣草湖鄉阿克提坎村村民買合木提·麻木提站在村頭,望著眼前筆直干凈的柏油路、整齊劃一的房舍、枝葉繁茂的綠樹,深有感觸地說。
輪臺縣草湖鄉阿克提坎村安靜整潔的街道(央廣網發 輪臺縣委宣傳部 供圖)
2002年以前,這里還是一片戈壁灘。那時的買合木提還住在離縣城100多公里外的老草湖。想去一趟縣城,得坐著拖拉機在塵土飛揚的砂石路里走上一天。
2002年,地處塔里木河中游的輪臺縣為了保護塔里木河這一保障塔里木盆地綠洲經濟、自然生態和各族群眾生活的生命線,啟動實施塔里木河治理移民搬遷工程,退出1萬余畝耕地全部種植生態林。
“住的是新建的房子,開的是越野車,我現在除了地里的收入,還開了一家超市,我家一年至少也有15萬元的收入。”買合木提說道。
這樣的日子在20年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從老草湖遷到新草湖,這里的人們過上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活。
輪臺縣境內的塔里木胡楊林公園(央廣網發 鄧建中 攝)
近年來,輪臺縣多措并舉加大對胡楊林的搶救性保護力度,在塔里木胡楊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位建成占地115.6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楊林公園,增加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功能和效益,確保胡楊林生態功能得到修復。
2017年,輪臺縣開始全面實施縣域內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拯救行動,采取修渠引水、挖樁更新、飛防作業等科學手段更新復壯胡楊林。
經過多年精心養護,塔里木河輪臺段的胡楊林林草植被逐年恢復,面積逐年擴大,覆蓋率逐年提高,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數量逐年增加,如今的塔里木胡楊林公園已成為塔里木盆地的“綠肺”。
輪臺縣境內的塔里木胡楊林公園里,一只蒼鷺在水面上空自由飛翔。(央廣網發 鄧建中 攝)
“在老草湖的河溝和濕地上,現在能看到白鷺、黃鴨、黑鸛,胡楊林里有黃羊跑來跑去!”時隔多年,老草湖的變化讓買合木提格外驚喜。經過多年治理,草湖鄉的生態環境日益改善,湖泊、濕地、河溝交織,胡楊與紅柳遍布塔里木河兩岸,生態屏障作用日益凸顯。
老草湖的變化,只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態治理及輪臺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截至“十三五”末,全縣森林總面積345.97萬畝,森林覆蓋率由7.96%提高到8%。
輪臺縣境內的塔里木胡楊林公園里,一只蒼鷺飛過胡楊林。(央廣網發 鄧建中 攝)
輪臺縣還持續推進迪那河、陽霞河流域生態治理,建設以國儲林為主的速生豐產林體系,2021年完成國道314線、沙漠公路等主干道兩側防護林種植3162畝。
“今年,我們完成包括防護林、經濟林、防風固沙林以及防護林和經濟林補植補造在內的春季植樹造林9268.4畝。”輪臺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副局長石玉龍說。
輪臺縣野云溝鄉萬畝生態杏園杏花開放,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央廣網發 師羌生 攝)
輪臺縣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也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受益者。生態環境的改善為鄉村旅游提檔升級提供了動力,近年來,輪臺縣推出了以“胡楊文化旅游節”“杏花節”“白杏節”等為主題的品牌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不少的游客前來打卡體驗。2016年以來塔里木胡楊林公園累計接待游客數量超500萬人次,游客數量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3.8%。
據統計,輪臺縣城區現有綜合性公園1個、廣場3個,較大游園及街頭綠地共6處,形成了星羅棋布、布局均衡的綠化格局,公園綠地覆蓋率81.05%,道路綠化普及率95.5%。
空中鳥瞰輪臺縣塔里木胡楊林公園美景(央廣網發 鄧建中 攝)
“所有的這一切,均得益于輪臺縣以“繡花”功夫守護生態之美。如今,將輪臺縣打造成高顏值的宜居之城,已經成為輪臺各族群眾共同的追求。”輪臺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袁杰說。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