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而夏糧的主要品種——小麥占到口糧的4成。今年,我國冬小麥種植面積預計達3.3億畝以上,長勢好于上年,這其中少不了良種的“助力”。目前,正值冬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到小麥第一大省河南,看看良種是如何給糧食增產提供支撐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眼下,河南8500萬畝小麥已全部返青。在駐馬店市新蔡縣,七道口小麥專業合作社流轉的15000畝小麥,葉片青綠,苗齊苗壯,長勢喜人。
河南省新蔡縣七道口小麥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攀:種的是小麥新品種洛麥26,去年種了9500畝,畝產超過1400斤,非常不錯,今年擴大到15000畝,爭取今年能有個更好的收成。
最新農情監測顯示,今年河南小麥一二類苗占比近90%,創歷年新高,小麥苗情不論是群體長勢還是個體指標,都明顯好于常年。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 郭天財:今年河南小麥苗情是近五年來最好的一年,我們河南小麥主導品種突出、搭配品種合理起到了重要的關鍵作用,所以說抓住了這個要害,我們就抓住了根本,也就抓住了小麥持續穩定增產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今年河南的8500萬畝小麥中,75%以上都是當地農業部門主推的優質高效品種。
河南省種業發展中心副主任 周繼澤:500萬畝以上的有6個品種,面積是4270多萬畝,占河南小麥的半壁江山。500萬畝以下到100萬畝的,有十來個品種,這又占了26%,這16個(左右)品種,占河南小麥面積的75%以上。
科技攻關 選育高品質小麥良種
據了解,在眾多優質小麥品種中,有不少是2018年以來審定推廣的新品種。那么這些優質的小麥品種又是如何被優中選優出來的呢?
總臺央視記者 施韶宇:在河南神農種業實驗室,有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小麥面粉和由這些面粉做成的饅頭和面條等食品。在這里,科研人員通過對這些食品進行綜合評價和分析,選育出品質更高、更適合市場的小麥良種。
錨定滿足市場需求的目標,河南動員科研教學單位的育種專家和社會力量加速培育小麥新品種,其中,僅院士領銜的良種攻關團隊就有四個。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種業振興工作專班負責人 滕開瓊:另外還建成了國家級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和神農種業實驗室,每年我們省內投入小麥良種聯合攻關資金近2億元,通過以上的措施,全力推動良種聯合攻關順利進行。
目前,河南已形成主導品種突出、搭配合理的小麥種植格局,小麥良種覆蓋率超過98%。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副研究員 周正富:每年我們要培植上千的組合,淘汰上萬的單株。2022年,全國有178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審,那么我們河南人育種的就達到了58個。
一粒良種的推廣之路
有了好的品種,還要有好的推廣。在小麥良種推廣方面,河南是怎么做的?
(松花江網編輯孫淑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