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3月28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首批影像成果,包括全球臭氧柱濃度監測圖、全球二氧化氮柱濃度監測圖、亮溫監測圖、海冰監測圖、高光譜數據立方體圖等數據圖像,展現了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在溫室氣體探測、內陸水體水質定量遙感監測、地物精細分類、礦產資源調查等方面的重要應用成果。
首批圖像成果
生態環境監測
(相關資料圖)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高光譜數據立方體(湖北省黃石市)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高光譜數據地物分類圖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火山監測圖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北極航道監測圖
大氣環境監測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單日觀測全球480nm輻亮度圖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全球臭氧柱濃度監測圖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區域二氧化氮柱濃度監測產品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區域二氧化硫柱濃度監測產品
水環境監測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溫排水監測圖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水質監測產品(滇池)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水質監測產品(太湖)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點源甲烷排放監測產品(利比亞、美國)
自然資源監測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礦物分布產品圖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是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天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高分專項工程空間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該衛星2022年12月9日成功發射后,隨機轉入為期6個月的在軌測試階段。2023年1月21日,衛星平臺系統和載荷完成功能測試,各載荷預處理圖像質量良好,在軌狀態穩定。
為大力推廣高分數據的廣泛深層次應用,該衛星的數據也將在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上共享,持續為各層次用戶,提供包括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數據在內的國家民用遙感數據和產品應用服務,推動中國遙感數據共建共享共用。高分數據已累積分發4000余萬景,在28個行業、31個省域、2800余家單位得到廣泛應用。在全國已經設立了31個省級數據與應用中心和3個區域特色中心,并向市縣級應用拓展。高分數據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應急減災、氣象等行業取得了一大批應用成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空間信息支持。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李寧)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