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有人大肆制造、發布、傳播有關上海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謠言和不實信息,上海市網信辦4月8日發布公告表示:對于惡意傳播謠言的群組將依法作出處理,呼吁市民共同維護健康有序清朗的網絡空間。上海市網信辦呼吁:請廣大市民從我做起,主動拒絕傳播謠言。同時,也再次正告極少數謠言制造者,“手指動一動,圈群造謠言”的行為違法違規,必將受到法律懲處和社會譴責。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絕不允許有人在這個特殊時段里利用謠言傷害上海,妨礙抗疫大局。
當下,處于特殊環境中的上海市民,急切地想獲取疫情的最新消息,也樂于轉發一些“求助性”的信息。關心上海,關心身邊人,這本身沒有錯。但是,要防止“好心辦了壞事”,被一些人收割了流量韭菜,也要防止自己成為傳謠的幫兇。傳播那些看起來煞有介事、有鼻子有眼的“傳言”,散布恐慌情緒,非但幫不了任何人,還可能因為制造了恐慌而最終害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有的人“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拿出“看圖說話”的本事,對著一張照片、一段視頻添油加醋,制造離奇的情節,以博取眼球。有的人道聽途說,把幾個“故事”的要素捏合在一起,就說成是“朋友的朋友”的親歷,以提升可信度。有的人故意編造謠言,挑撥離間,制造分裂對立……這些人編寫的“故事”,或離奇,或悲慘,或沉重,本質只是流量拜物教下的收割韭菜,是社交平臺上的“咕咚來了”。
這在平日里也是被法律明確禁止的,在當下特殊局面之下,這樣的無事生非、造謠傳謠所造成的社會危害更大,制造謠言者也勢必受到更嚴厲的法律懲罰。
根據刑法以及最高法、最高檢的相關司法解釋:對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將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希望個別惡意造謠的人能明白其中輕重是非,國法是嚴肅的。在上海最需要穩定、團結、勁往一處使的當口,用謠言傷害上海,制造混亂,企圖欺世盜名、渾水摸魚,法律的嚴懲是必然的,“造謠一時爽,警察在路上”。
這次,上海市網信辦特別提醒社交媒體群組的群主、群組成員,在網絡上的任何行為都要遵紀守法,當前局勢下尤其要防止傳播各類謠言、不實信息。希望所有網民拿出責任擔當,做合格的網上公民。
請廣大市民從我做起,主動拒絕傳播謠言,“你不傳,我不傳,謠言自然爛路邊”。上海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上海“受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損失。我們愛上海,愛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擔當,要對上海負責。看到似是而非、吃不準的離奇信息,且緩一緩轉發的沖動,想想信源可不可靠?講的有沒有道理?傳播出去會有什么樣的社會效果?不要因為獵奇、“好玩”,就充當了謠言的傳播者。人人主動拒絕傳播謠言,就能阻斷賽博空間里的“謠言疫情”。
上海正在經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守護城市安全運行已經到了重要關頭,必須要杜絕謠言造成的社會恐慌,保障抗疫工作的順利推進,絕不允許謠言“背刺”上海。
澎湃評論員 東平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