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此前報道,2018年華為員工的平均年薪就有78萬,18萬員工發放了1400多億的薪酬、獎金及福利,據悉華為員工中超過百萬年薪的就有1萬多人,超過500萬的也有5000多人。
4月28日消息,有網友在微博上曝光了華為員工的工資,從收入證明上來看,入職華為12年的員工,可以達到月薪31萬。
根據爆料的顯示,這位員工2008年入職華為,目前已經在華為工作12年了,職位做到了部長級別,含稅收入310966元,這是稅前的,含獎金、補助在內的。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么這位員工一年的收入就超過了360萬,這個水平遠遠高出普通公司中高層主管的工資水平。不過拿到這個收入的員工也是奮斗多年的,常年在巴基斯坦,中東,北非奔波,付出也比一般人高得多。
根據之前的報道,2018年華為員工的平均年薪就有78萬之多,18萬員工發放了1400多億的薪酬、獎金及福利,據悉華為員工中超過百萬年薪的就有1萬多人,超過500萬的也有5000多人,高薪酬的幾乎都是技術、管理骨干人才。
2019年華為公司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凈利潤627億元,同比增長5.6%。
之前也曾有華為員工分享了他們內部的工資收入情況,其收入主要分為:工資、加班費、獎金和分紅,其中分紅是員工收入的大頭,以2017年分紅為例(華為官方公布的2017年度銷售收入為6036億人民幣,凈利潤增長28%至475億元人民幣),華為20級的管理層老員工,大概有100萬虛擬股,至少分紅近300萬元。
此外,華為內部人士還指出,以應屆畢業生為例,入職華為定級一般為13級,工作滿一年至三年后,符合業績指標的即可配股,通常在5萬至10萬股左右,若按照此次的價格粗略計算,稅后總分紅最高可達20多萬元,而17級員工年收入在100萬以上,而15級員工只有17級收入的一半,差不多也是50多萬。
既然提到了分紅,就有必要提下,去年雙11有網友爆料稱,雙11華為發放兩份特別獎金!第一份,人人一個月陽光普照工資!11月發放!第二份,參與國產組件切換的人員發放20億獎金,此兩項獎金計入華為空載,也就是不影響獎金包。”
華為發放的這20億獎金,定義為奮斗特別獎,為了感謝大家自516美國制裁事件以來的奮斗和努力,華為9萬多員工(不包括慧通和產線)人均2萬多,其中16級的人均不止4萬。
任正非:2018年華為員工的平均薪酬達到110萬元
2019年春節前,任正非在華為內部員工的網絡社群心聲社區發了007號總裁電郵,告訴員工“據2018年全年財報初估,華為18萬員工人均年收入可達人民幣110萬元”,要比2017年員工平均年薪人民幣70萬元更令人眼紅。
按照任正非的表述,高薪是為了留住更好的高級人才,不過讓他痛心的是華為越來越留不住高級人才(華為調查發現,近五年博士級員工平均離職率為21.8%,且入職時間愈長累計離職率愈高。以2014年入職華為的博士員工來看,經過四年去掉大半,還留在華為只有57%。),所以繼續提高待遇就是必然。
隨著華為營收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多,一部分持股較多的員工,現金股息可能與其年薪相當,甚至更高。
華為員工持股更近乎于一種分紅激勵和融資手段
華為員工雖然持股,但其實是通過工會持股的,由于持有的是虛擬股票,所以員工與公司之間只是合同關系,而非股東與公司的關系。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工會才是股東,員工享有的只是某種意義上的合同利益或者權益,而非股權。此時的“員工持股制度”更近乎于一種分紅激勵和融資手段。
目前,華為的股權激勵制度已經走到了第三階段,即虛股+TUP階段。之所以要這樣調整,主要是從2013年開始,華為可分的股份越來越少,而采用TUP做法就顯得很有必要,即每年根據崗位、級別和績效,分配一定數量的期權,這個期權的有效期通常是5年,不需要員工花錢購買,但不像內部股那樣永久持有。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之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持股員工代表大會就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華為的所有權歸屬96768名持股員工”。而任正非本人僅擁有1.14%的股份,其還在向喬布斯學習,繼續減少持股數量。
關鍵詞: 華為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