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推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白皮書:2025年前AI能全面輔助人決策
從2018到2020,華為“上車”完成三連跳。
日前,華為在全球分析師大會HAS 2020期間發布了《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白皮書》,系統闡述未來網絡架構、運維架構和其關鍵技術,強調通過網元、網絡和云端的三層AI能力協同,邁向人機協同,為運營商和產業鏈上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
白皮書指出,自動駕駛網絡是電信行業的一次產業升級,將影響網絡架構、網絡運維、商業運營等多方面。要實現自動駕駛網絡的目標,應當借鑒3G/4G/5G的發展規律和成功經驗,共同制定自動駕駛網絡L3/L4/L5的代際標準,并提出了結合業務及技術的發展持續代際演進的階段性目標:在3-5年內,網絡具備感知分析能力,AI能全面輔助人決策。5-7年內,網絡實現初步自治,在某些網絡和業務場景中實現網絡自決策。7-10年內,產業共同挑戰網絡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自我決策和自我演進等終極目標。
同時,白皮書建議以L4級(高度自動駕駛網絡)作為未來架構的階段性目標,應該具備以下四個特征:一、網絡知識和專家知識數字化,從被動的人工運維走向預測性的智能運維;二、極簡架構的網絡基礎設施,網元走向智能化;三、分層的單域自治和跨域協同,網絡走向在線實時閉環;四、統一的云端AI訓練、知識管理和運維設計平臺,支持電信網絡迭代演進。
華為自動駕駛網絡ADN目標架構
華為認為,打造自動駕駛網絡需作出兩大轉變:
第一,從“以網元為中心”的碎片化建網模式,轉變為“以業務為中心”的積木式的自治域建網模式。通過融合的“管理-控制-分析” 實現單域自治和實時閉環,平衡域內創新和域間協同的成本與速度;
第二,產業攜手定義跨域開放協同的目標架構和可編程的API標準,大幅簡化跨域業務協同和保障的復雜性,降低研運成本和風險,簡化集成敏捷商業,降低整個產業的協作成本。
因此,華為呼吁產業各方共同投入參考架構、接口標準、評估體系與人才轉型這四大工作中,并提出3點倡議。第一,定義自動駕駛網絡參考架構和接口標準,促進產業協同;第二,定義自動駕駛網絡分級和評估標準,推動行業發展;第三,推動電信行業人才轉型,發揮運維人員的更大價值。
華為曾在2018年11月和2019年2月分別發布《面向自動駕駛移動網絡的關鍵場景白皮書》和《“自動駕駛移動網絡”系列化解決方案》。前者旨在通過對移動網絡的關鍵自動駕駛場景的識別以及關鍵自動化能力訴求分析,為移動網絡自動駕駛的演進指明方向。后者的解決方案中包括包括“移動網絡大腦”MAE、以及具更強計算能力的新BTS5900基站。兩個產品旨在幫助運營商實現全場景自動化,降低OPEX,加速5G建設。
此前,華為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已獲得德國萊茵TüV集團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認證證書,量產在即,并以此平臺為核心構建了支持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解決方案,推出華為自動駕駛云服務。
關鍵詞: 華為手機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