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的到來,智能家居產品的普及已成大勢所趨,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同比增長26.9%。雖然智能家居市場前景廣闊,但安全性及互聯互通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成為智能家居進入百姓生活的“攔路虎”。
人身財產、信息安全隱患大
智能家居市場在未來擁有巨大的潛力,但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不斷爆出的人身財產安全問題也引發了公眾對使用智能設備的深切憂慮,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智能電視、網絡攝像頭、遙控插座、門鎖、家用警報器和車庫門遙控開關等熱門智能家居設備中,存在很多安全漏洞。以智能門鎖為例,開啟門鎖時使用的指紋和人臉識別技術均存在安全隱患。一項檢測試驗顯示:在某款智能門鎖指紋識別區貼上一小塊膠帶,然后用已經錄入指紋的手指進行幾次開鎖,隨后找來6位不同年齡的沒有錄入任何指紋信息的檢測人員逐一隨機用手指嘗試開啟門鎖,結果門鎖都能開啟。國家通用電子元器件及產品質檢中心工作人員李樂言說,采樣的40批次智能門鎖里有36批次具備指紋識別功能,其中10批次存在風險隱患。
采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智能門鎖同樣存在較高風險,一項對4批次產品的抽檢結果顯示,不符合率為100%。甚至有試驗顯示,使用測試對象的照片,即可“誘騙”智能鎖開門。這樣的隱患和風險,是消費者購買產品后就會日日承擔的,想來讓人不寒而栗。
除了人身財產安全問題外,信息安全問題也成為了智能家居產品的“重災區”。很多人因為家里面有老人孩子,所以會購買智能攝像頭來方便照看家人;還有一部分家里面養了貓貓狗狗的消費者會用智能攝像頭來觀察寵物的日常。記者調查發現,如今網上出現公開販賣破解智能攝像頭的教程和軟件,同時,有不法分子利用一些智能攝像頭存在的安全漏洞,窺視他人家庭隱私生活,錄制后在網上公開販賣。
南方都市發布的《智能家居隱私政策透明度測評報告》顯示,50款常用的智能家居類App中,隱私政策透明度較低的平臺占比高達72%,類別涉及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智能掃地機以及綜合類App。這就意味著用戶很難獲知智能家居設備都搜集了哪些個人信息。
除攝像頭外智能音箱等產品也經常出現信息泄露的問題:據西雅圖當地媒體報道,亞馬遜旗下智能音箱產品Echo可能會秘密記錄你的談話內容,甚至有將這些談話內容自動發送給他人的可能。在美國俄勒岡州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家庭中就放置了Echo,家人之間的談話被記錄到了其中并發送給了聯系人列表中的一些人。隨后該用戶關掉了家中所有的智能音箱。
產品互聯互通難、兼容性差
在“智能化”產品最開始出現時各個品牌快速研發智能化產品,并出于對自家品牌的保護不對外開放接口或者有條件地開放接口,出現同一個消費者購買不同品牌的音箱、空調、電視后幾乎每個品牌都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單獨APP的情況,使用起來并不方便,十分影響用戶體驗。
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創新和趨勢高級總監本·阿諾德在2019年CES開幕式上表示:“我們看到了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產品的熱情,但問題在于如何把這些設備更好地連接起來?”
近年來,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家電廠商就紛紛入局智能家居行業,但智能家居品牌與品牌、產品與產品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無法相互聯通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最大“痛點”。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劍鋒坦言:“物聯網的價值原本就在于設備和設備之間能夠協同,但在智能家居市場上,目前很難在短時間內鍛造一個聯動性的產業協同平臺,這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選擇。”華創證券輕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郭慶龍也表示,目前智能家居企業基本上是各自為戰,因而互聯互通成為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瓶頸。
不過現在情況發生變化,“互聯互通”已經開始被視為智能家居下一場入口爭奪戰的關鍵詞。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華為、百度、小米等,都已經開始搭建自己等智能家居平臺,智能家居設備也開始“試水”,支持多個智能家居平臺系統。市場研究機構中商產業研究院在研報中指出:“盡管突破依然是局部性的,但海量智能家居企業正在借助平臺的力量打破互聯壁壘,以實現更多的設備互聯、場景構筑與體驗,未來將是平臺級之間共贏合作、構筑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的真正時代。” IDC預計到2019年,將有67%的智能家居設備能夠接入家居互聯平臺,將有23%的智能家居設備能夠支持兩種及以上互聯平臺。這不僅拓寬了用戶的產品選擇空間,也擴大了智能家居產業生態的范圍。
相關機構也正致力于改變這一問題。在2018年1月9日~10日舉行的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家電分技術委員會年會上,來自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機構院校的專家學者共同審定通過了由海爾牽頭制定的《智能家用電器智能化技術電冰箱的特殊要求》、《智能家用電器智能化技術空調器的特殊要求》2項國家標準,同時啟動對智能酒柜、智能電熱水器、智能洗衣機3項國家標準的討論研究。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趙新華說:“智慧家庭的標準化工作正在不斷推進,但是和快速發展的行業生態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斷豐富、發展的智慧家庭標準體系的構建,行業健康生態、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需要業界共同努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