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一直都允許第三方開發者提高自己的iOS應用商店排名——通過付費廣告植入和蘋果生成的“特色”(feature)欄目推薦。
但它堅稱,自己并沒有操縱應用的搜索結果,讓自己的應用更受歡迎。
近日,蘋果表示,在用戶搜索過程中,它使用了一個復雜的包括42個因素的系統來顯示應用程序,并有意模糊其防止第三方操縱的排名算法和機制。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篇報道稱,蘋果自己的應用程序在應用商店60%的類別中排名第一,在蘋果95%的訂閱或銷售類別中排名第一,即使來自亞馬遜(Amazon)和谷歌的競爭應用程序排名更高或更受歡迎。
例如,Apple Books的下載量排名第168位,沒有用戶評價,但它顯示在亞馬遜的Kindle應用程序之上,后者擁有超過120萬用戶和4.8星評級。谷歌排名最靠前的地圖應用程序在應用商店的排名中低于蘋果地圖,盡管蘋果的版本甚至沒有進入導航類APP的前100名。
近幾個月來,人們對蘋果App Store的幕后交易的興趣達到了頂峰,因為該公司再次面臨Spotify和Netflix等競爭對手對其30%的應用程序抽成的抱怨。
今年3月,Spotify就收費問題向歐盟(EU)起訴蘋果,Netflix拒絕加入蘋果電視頻道(Apple TV Channels)服務,而就在幾個月前,Netflix還公然退出了蘋果的iTunes計費系統,同時繼續向用戶直接提供訂閱服務。
蘋果此前曾因其收入抽成行為受到FTC和其他機構的調查。
據蘋果公司稱,應用程序商店的搜索結果是由42個因素決定的,其中包括對用戶興趣數據的嚴重依賴,但沒有具體說明。
蘋果公司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蘋果用戶與我們的產品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他們中的許多人將搜索作為一種發現和打開應用程序的方式。”
“這種用戶使用情況是蘋果APP在搜索領域排名靠前的原因,也是優步(Uber)、微軟(Microsoft)和其他許多公司通常排名靠前的原因。”
作為對比,2016年的GDC移動游戲峰會上,YetiZen聯合創世人Japheth Dillman曾提到,Google Play的排名算法比iOS更加復雜,包括了200多個因素,且更新頻率也高于iOS。iOS是每個月(月中)一次小更新;每6-12個月一次大更新,而Google Play是每兩周一次大的或小的更新。
他爆料,蘋果應用商店排名算法的影響因素包括過去四天的安裝數、過去4小時的安裝數評分、活躍度等。
雖然蘋果不愿透露其多因素算法的實際工作方式,但它表示,應用名字匹配和“用戶行為數據”是其中的元素,不管它們值多少錢。
然而,正如經常使用App Store的用戶所知道的那樣,對各種應用程序的直接名稱搜索往往會匹配到名字不同且是競爭對手的其他應用程序,這讓人對蘋果的直接名稱匹配的權重產生了質疑。
華爾街日報稱,蘋果將自己的應用程序列在比競爭對手更高的位置,使其在500億美元的市場中占據了“優勢”。
近年來,蘋果硬件銷售表現低迷。目前,蘋果正轉向通過訂閱收入來實現增長。3月的春季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Apple News+雜志訂閱服務、Apple Arcade手機游戲訂閱服務、Apple TV channels電視流媒體服務等。
此外,蘋果還布局原創內容。蘋果的原創自制內容包括了早場秀、綜藝、電影、電視劇等多領域
今年3月,蘋果公司舉辦了一場名為“It’s Show Time”的活動,專門針對一系列自有品牌的新聞、游戲、信用卡和視頻服務,計劃在2019年全年推出,在某些情況下挑戰現有的替代品。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