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市場共發行信用債(Wind口徑:包括公司債、企業債、中票、短融、PPN及鐵道債)3653只,總金額為3.81萬億元,已經超過2018年上半年3051只和3.42萬億元。
去年5月,債市籠罩在違約陰影下,發行量銳減,并出現較大的凈融資缺口。而今年5月,信用債總發行量為548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291億元大幅增長了27.7%;從凈融資額(總發行量-總償還量)來看,2019年5月為298億元,較2018年5月的-812億元已由負轉正。
盡管目前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已有好轉,但民企債仍是債市的薄弱環節。
“對民企債而言,跟去年同期相比,融資環境好了不少,但放在整個市場來看,投資者還是更傾向于國企和城投。”北京某券商固收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債券違約依舊不斷,“一些是去年就違約的舊賬,也有一些新增的違約主體,而下半年經濟前景不明朗,民企債券違約依舊是市場主要的風險點。”
7-11月每月到期量超5000億“每年5月,受補年報的影響,單月發行規模會低一些,發債高峰時一個月會有大幾千億。”上述券商固收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受去年二季度債券頻繁違約影響,大量民企債券推遲發行,“去年11月民企座談會以后,今年的情況好多了。加上央行定向降準資金比較寬松,為發行人提供了良好的發債窗口,今年5月份有所回復,但凈融資額依舊比較低。”
他認為,在到期壓力的驅動下,“企業有借新還舊的需求,從勢頭來看,今年的總發行量有望超過去年。”
Wind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信用債總發行量為7.52萬億元,大約是今年前5個月發行量的2倍;當年到期償付的規模為5.79萬億元,全年凈融資額為1.73萬億元。從歷史數據來看,發行高峰在2016年,全年總發行量8.63萬億元,總償還量為5.43萬億元,凈融資額高達3.2萬億元。
盡管勢頭不錯,但2019年是信用債到期高峰年,全年信用債到期規模首次超過6萬億元大關,達到6.29萬億元。
分季度來看,3-4季度到期規模分別為1.66萬億元和1.51萬億元;分月來看,在接下來的7月-11月里,信用債月度到期規模均在5000億-5800億之間。這是有史以來連續4個月到期規模超過5000億元。
民企到期+回售占比逐年升高
在債券市場中,民企債券的占比并不高。例如,2019年一季度,民企在總發行量中的占比僅9%;但在關注度上,卻因容易出現違約而占據市場大部分注意力。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末,2019年已有69只債券違約,涉及違約金額484.33億元;其中,民企債券66只,占比95.65%。
過去幾年里,民企債券到期金額在整體到期債券中占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據光大證券研究所首席固收分析師張旭統計,2016年民企信用債到期占比大約在10%出頭;至2018年,已超過17%;2019年下半年民企信用債到期金額占比16%,如果將含權回售到期量考慮在內,這個占比將上升至19.52%,相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此外,民企發行主體中,AA及以下的占比27.41%。
“如果下半年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民企會承受很多壓力。而如果到時因為市場風險偏好降低導致發債難,可能會繼續引爆一些新的債券違約。”前述券商固收部業務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不過,在張旭看來,2018年弱資質民營企業的信用風險暴露加速,這也是市場出清的過程,2019年上半年債券市場的違約仍在延續2018年的態勢。隨著信用債市場的外部融資環境有所緩和,預計2019年下半年違約事件有所減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