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BOSS直聘研究院發布《2021年中國職場性別薪酬差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1年整體性別薪酬差異較2020年縮小。女性勞動者的平均薪酬較2020年同比提升2.5%,性別薪酬差異較2020年有1.2個百分點的改善。
此外,研究發現,女性從業者在各行各業中的滲透率在2021年出現增長,更多人開始走出“女性主導”型職業,探索更多的職業機會,獲得收入增長。
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BOSS直聘研究院以中國城鎮就業群體為研究對象,持續追蹤性別薪酬差異的變化和影響因素。《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終期統計監測報告顯示,2020年,女性就業人員占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為43.5%。報告中,研究團隊提示,“充分發揮女性的人力資本潛能,尊重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一項偉大事業,在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這項事業更加需要全社會攜手共進。“
女性平均薪酬增2.5%,“高收入職位”中女性占比提升2.4個百分點
2021年度,中國城鎮就業人群的性別薪酬差異有所收斂,女性勞動者的平均薪酬為7017元,較2020年同比提升2.5%,平均薪酬水平為城鎮男性勞動者的77.1%,性別薪酬差異較2020年有1.2個百分點的改善。盡管在中低薪酬區間的崗位中,男性薪酬的水平增幅仍高于女性,但由于中等收入女性勞動者薪酬水平的提升,帶動了整體薪酬差異的縮小。
此外,研究團隊發現,隨著整體宏觀環境確定性2021年較2020年有所提升,由性別差異、歧視與外部不可控因素對男女薪酬平等的影響也在降低。
2021年,“職位”依舊是造成職場性別薪酬差異的最主要特征因素,影響權重占比為62.4%,較2020年降低了11個百分點,這種變化與女性從業者在各行各業中的滲透率增長有關,更多人開始走出“女性主導”型職業,探索更多的職業機會,獲得收入增長。
報告顯示,以高級管理、技術研發、產品開發為代表的高收入職業中,女性從業者占比增長了2.4個百分點;女性從業者比例在40%到60%之間的職業類型增加,女性的職業選擇廣度得到提升;女性藍領勞動者的比例提高了3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在互聯網技術、研發類等傳統印象中“男性主導“的崗位上,出現了更多女性的身影。2021年,互聯網/數字技術研發類崗位的從業者中,女性比例上升至19.5%,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男性的平均薪酬優勢縮小到了12%。
2021年,數據科學、測試和通信技術是女性工程師滲透率較高的技術領域,滲透率最高的前三個職位中,女性從業者占比均超過半數。同時研究發現,希望在數字技術領域發展的女性求職者更敢于開價,與相似條件的男性求職者差異在7.5%以下。
報告指出,“面對激烈的職場競爭,女性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更要充分提升職業自信,勇于開價和談判,爭取更豐厚的收入回報和職業機會。”
大齡女性求職議價難,女性多上一年學薪酬可提高6.6%
盡管行業間的性別壁壘開始出現松動,容納大量女性勞動者就業的行業仍然存在女性整體薪酬水平偏低,性別薪酬差異偏高的情況。
2021年,女性從業者占比超過60%的教育培訓業、專業服務業、制藥/醫療業仍然是性別薪酬差異最高的三個行業。同時,在教育培訓行業,性別薪酬差異度達到52.7%,較2020年拉大近10個百分點,位居所有行業首位。而女性占比相對較低的汽車行業和機械制造業中,性別薪酬差異則低于20%。
2020年,只有金融業一個行業的性別薪酬差異出現縮小,2021年,房地產/建筑、互聯網/IT、交通物流、能源化工、制藥/醫療、專業服務等多個行業的性別薪酬差異各自有1到12個百分點不等的收縮。特別是在女性占比較低的行業領域中,由于女性從業者規模的提高,性別薪酬差異出現緩和。
性別薪酬差異依然隨工作經驗增長而拉大,但在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群中,性別薪酬差異繼續增大。當工作經驗為15年時,性別薪酬差異從2020年的50.5%增大到2021年的 56.5%。2021年,一些行業的動蕩調整影響到了一定規模的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資深職場人。
一大批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群再次進入就業市場或開始考慮新機會,其整體期望薪酬水平與2020年基本相當。而資深的職場女性受到年齡、家庭等因素的影響,重新就業面臨更多困難,也影響到了議價能力。
報告指出,教育始終是提升女性職業和薪酬競爭力的最佳武器,也是唯一能夠縮小性別薪酬差異的特征因素。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職場女性的教育回報系數為0.066,即女性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薪酬可提高6.6%,較男性高出2個百分點。
官方教育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各類高等教育中的女生占比均超過男生。202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數為159.9萬人,占全部研究生的比重達到50.9%,普通本專科在校生中女生達到1674.2萬人,占比為51.0%。
女性進入更多行業,“職業不分男女”觀念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各行業間出現了高過往年的性別流動。
一方面,更多女性開始進入制造業、建筑業、物流業等傳統行業。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產業和生活服務業中的女性求職者規模同比增幅達到63%,女性從業者的占比從34%提升至37%。
在BOSS直聘重點關注的超過200個第二產業和生活服務業職業中,八成以上出現女性求職者規模增長超過男性的情況。在這些行業中,女性從事的崗位從一線生產、建設和服務人員到資深工程師。傳統上認為“需要更多體力勞動”的職位中,女性勞動者的占比也在提高。2021年,裝修、市政建設、倉儲物流等對體力要求較高的職業類型,女性求職者的比例同比增幅都超過了5%。
部分男性求職者也開始撕掉標簽。2021年,醫療護理、美容保健、消費品零售等以女性從業者為主的行業領域都出現了男性求職者比例的提升。
2021年,隨著00后進入職場,更多的刻板印象開始被打破,更多的固有觀念開始被挑戰,人們在生活中開始更經常地接觸到女快遞員、女挖掘機司機、女施工員、男護士、男美甲師、男美妝顧問。報告認為,“一個人從事何種事業不該被性別定義,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就業市場在性別觀念上應逐漸完善,更加開放、公平、有序。”
關鍵詞: 性別差異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