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間,正泰電器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和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根據財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正泰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06.42億元,同比增長54.91%;扣除中控技術影響,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9億元,同比增長19.88%。
正泰業績持續增長,與其不斷增強的競爭力有關。在渠道變革方面,公司開啟藍海行動2.0,繼續推行“平臺+合伙人”模式,在行業市場方面,公司通過一體化優勢和柔性生產能力,打造端對端的交付核心競爭力。在新能源方面,公司構筑了強大的護城河,且可持續發展能力正越來越強。
藍海行動構建渠道新生態:渠道業務不斷突破
正泰電器是知名的一站式低壓電器以及新能源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2021年度,公司低壓電器分部實現營業收入208.80億元,同比增長6.66%。低壓電器業務持續增長,與其持續強化渠道變革有關。正泰已開啟藍海行動2.0,繼續推行“平臺+合伙人”模式,深化“一核兩翼”,推動營銷體系變革,構建扁平化、集約化、專業化、平臺化的渠道新生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新增26家“區域銷售總公司”,新增客戶超5000個,經銷商轉換超1300家。
此外,正泰電器還以細分行業頭部客戶作為重點拓展對象,利用自身“產、供、銷、儲、運”一體化優勢和自動化車間柔性生產能力,滿足客戶差異化、個性化、定制化需求的同時,打造企業端對端的制造交付核心競爭力。代表項目“廣東電網電表外置斷路器與計量中心流水線檢測設備項目”“5G通信一體化機柜”等已經成為相關行業智慧低碳解決方案的標桿。
智能制造打開成長新空間:產業效率持續提升
事實上,正泰行業直銷客戶業務的增長,還與公司重視研發能力,堅持技術驅動,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有關。2021年度,公司投入研發費用11.25億元,同比增長9.33%,三年累計超31億元。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計獲得有效專利3911項。
在電力設備方面,公司已連續中標國網、南網預付費、直投、箱變等項目,參與技術標準編寫并提供研發助力;在建筑通訊方面,服務房地產百強企業超15個,中標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集采低壓成套設備,拓展第三方IDC阿里巴巴數據中心、京東、騰訊等技術交流;在工業OEM和工業項目方面,與中國電建、中國石化、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13家行業核心TOP客戶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
正泰電器的技術實力,還體現在公司智能制造領域。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1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榜單和優秀場景名單。其中正泰低壓電器智能制造工廠入選國家級“2021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旗下上海諾雅克電氣有限公司智能在線檢測入選“2021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
智能制造打開了正泰成長的新空間。據統計,正泰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實施后,總體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生產運營成本降低30%以上,成品送檢不良率降低20%以上,能源綜合利用率提高10%以上,關鍵裝備數控化率與關鍵設備聯網率達到90%以上。且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正泰電器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品質不斷提升。
此外,正泰與樂清市政府合作,在建設數字化車間、未來工廠示范項目的基礎上,共建產業大腦,打造“產業大腦+智慧綠色近零碳排放”的未來工廠制造新模式;公司還通過自動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與系統集成,為行業提供綠色、高效、精益的智能制造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全流程競爭力構筑強大護城河:戶用光伏業務優勢凸顯
在新能源方面,截至2021年底,正泰安能累計開發量近8GW,終端用戶超50萬戶,自持裝機容量5.4GW。目前,正泰安能擁有了覆蓋全國80+城市、400+線下運維網點、1500+運維工程師、終端50萬+電站的運維能力。
當下,正泰新能源按照“平臺化、輕資產”的戰略,推進電站滾動開發/出售模式。既增進了與國央企合作的終端客戶黏性,又改善資產質量,促使正泰新能源發展進入良性循環新周期。
天風證券研報稱,正泰的“輕資產”戰略,一方面可以加速資金回流,實現電站滾動開發;另一方面,可繼續為出售的電站提供運維服務,符合公司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長遠發展戰略。在整縣推進的背景下,央國企紛紛入局,公司戶用電站擁有更多資金實力雄厚的購買方,建設-出售模式有望逐漸步入正軌。
此外,正泰的全流程競爭力也為其戶用光伏構建了強大的護城河。從項目流程來看,一個戶用光伏電站需要經過前期開發、選材生產、設計、安裝、驗收并網、長期運維等關鍵結點。天風證券研報稱,通過和市場上主流的戶用安裝商對比發現,正泰在前期選材生產方面更具優勢,而在前期開發、安裝、驗收并網等方面,正泰依靠完善的渠道布局,競爭力也優于其他各家。此外,公司在運維團隊和運維規模上更具競爭力。天風證券表示,綜合來看,正泰競爭力覆蓋戶用光伏電站開發全過程,整縣推進機遇下有望實現強者愈強。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