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據新華社電記者從山東黃河河務局了解到,12月17日,黃河利津宮家險工以下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流凌長度120.6千米,密度10%至30%。本次首凌日期較常年(1971年至2020年均值為12月20日)偏早3天。
黃河凌汛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搶險救護難、防控難度大”的特點,且影響凌情變化的因素復雜多變。每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是黃河凌汛期。當前,受強冷空氣影響,山東省沿黃地區出現大幅降溫天氣過程。12月16日,山東省內沿黃地區最低氣溫為零下10.3攝氏度至零下7.1攝氏度。
山東黃河河務局已啟動防凌工作機制。為確保凌情數據及時有效傳達,山東黃河河務局首次采用人工實地觀測、視頻監控全視角巡查、冰凌監測分析系統自動監測于一體的凌情觀測體系。下一步,山東黃河河務局將密切關注天氣、水情、凌情變化,加強防凌值班值守,及時、準確、全面發布凌情,做好工程巡查與觀測,確保黃河山東段防凌安全。
記者 邵琨
責任編輯:王旭偉
責任編輯:Rex_18